備份君 BackupKun

備份人生記憶的閱讀模組日誌

0%

Tom Corley & Michael Yardney《習慣致富》:先改變,才能致富

習慣致富封面

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前言

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時,「習慣」兩個字應該是跟日常生活型態、工作方式有關吧!所以我就想到以前曾在一些報章雜誌看過成功人士的作息,例如一天只睡四小時、每天固定運動一小時、再來就是工作工作不停地工作。所以我原本以為這本書也是那種要人過著極度自律的生活,雖然不是完全錯,但其實,這本書更著重的是:你每天怎麼過日子,怎麼思考、怎麼行動,決定了你是誰,也決定你會不會慢慢靠近理想的生活

習慣致富》這本書很簡單,不是教你怎麼投資就會變有錢,也不是對讀者灌溉心靈雞湯,一直要你看著陽光積極的一面;作者觀察與研究了幾百個案例,但不是一本教科書洋洋灑灑列出這些研究報告,而是整理出富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差異,然後列出了富人們的習慣(本書總共整理出30個)。如果你對「改變人生」、「自我成長」這種話題有興趣但又怕太像勵志書,看多了會膩的人請放心,它既不說教也不傳道。

我沒有打算在這裡一條一條說出書中的那30個習慣是什麼,那還不如請你親自讀這本書,更何況我看完也不是全部都記得住。我想聊的是,讀完之後讓我反覆思考的幾個詞:熱情、專注、堅持、具有風險意識且敢於冒險、延遲享樂、持續學習、感恩的心態、快樂的心態,以及善於利用槓桿的力量。

在正式進入主題之前,我想先說明一下書中對於富人的概念,本書的作者認為富人並不是指那些穿戴名牌、開豪車住豪宅、出入名流場所和俱樂部的人,他們當然是富人(但也有一些是借錢來撐),兩位作者認為的真正富人是擁有實質的資產,他們未必一定是住在豪宅裡面或開著跑車出門,但是他們擁有的財富能帶給他們自由,可以有時間且從容地面對眼前的問題,而不是每天為了生計掙扎,拖著一身疲憊的身體回家,日復一日。

所有的結果都源自於思想

這本書不是《原子習慣》,它不教你如何培養正確習慣的方法,主題雖然是習慣,但是《習慣致富》想要傳達的核心觀念是「思想」,所有的結果都源自於此。

思想 → 感受 → 行動 → 結果

你的思想會帶感受,感受會帶來行動,行動帶來結果。而習慣是長期的行為變成下意識不需要動腦思考的行為,正是這個不需思考的行為會對我們的目標帶來長遠的影響。因此,本書雖然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在講富人的習慣,但仔細閱讀會發現,這些習慣都跟個人的思想或者心態息息相關。

正向的思想會幫助我們培養良好的習慣,並帶來長遠的效益。

熱情是心態,更是一種選擇

書裡提到,很多富人在某件事情能夠堅持努力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不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這條路會通往財富自由,而是因為他們真的喜歡做那件事,他們投注許多熱情,就算已經財富自由可以退休享受了,他們依然選擇工作。許多人無法理解一些成功人士都這麼有錢了為什麼還工作,「愛錢啦!放不下權力啦!」這種調侃我們都聽過,但其實並不是,那是因為他們真的熱愛他們的事業,不工作是一種選擇,但他們仍選擇繼續工作。

熱情,能讓我們專注,當我們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時,我們會忘記時間的流逝,一心一意地將所有心力投注於此且樂在其中,這就會讓我們變強。維珍航空的創辦人理查.布蘭森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但他自己認為自己每天玩十幾個小時,這樣對自己事業的熱愛怎會覺得累又或者想要退休?

熱情,也能讓我們對熱愛的事做出長期的堅持,許多具有時間效益的都有「複利效應」,例如財富累積、身體健康、專業知識和人際關係,因此富人不會太過關注眼前的利益或損失,他們能夠為了長遠的目標堅持且辨識,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延遲享受的耐心。

反思現代人似乎都太過於在意短期的效用而輕視長期的利益,「做這個會不會賺錢?」、「財富自由賭這次!」,長期堅持的人有時候反而會成為笑柄。

熱情會帶來專注,專注會帶來深度,時間一久,自然就會帶來價值、影響力與報酬。

關注風險,但不因害怕而裹足不前

雖說熱情很重要,但是沒頭沒腦地栽進一個不知道什麼的地方也很危險,開車可以漫無目的地閒晃,人生如果這樣做可能會是一場災難。

所以富人不會一頭熱地把時間和精力等資源投注在某個一時興起的事情上面,相反地,他們會經過深思熟慮,謹慎地設定目標、關注並且審慎計算風險,然後積極行動,他們不會因為某件事有風險就完全不做,只要這個風險經過評估且值得一試,他們就有足夠的勇氣冒險。

富人並不是不害怕,他們是更懂得利用自己的害怕讓自己行動起來,讓自己學習和持續成長,因為比起嘗試過後失敗,富人更害怕的是浪費時間、什麼都沒做,然後失去改變的機會。

人際網路對成功的幫助

很多人以為,只要專精於一件事,甚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我就有足夠的影響力,並且功成名就,就算只有一個人也能闖出一片天,這是一種寒窗苦讀十年、閉門造車的觀念。

前面我們講到的心態、熱情、專注與風險等,的確都是屬於個人層面的,書中也有提到致富的四大途徑,儲蓄投資與成為頂尖專家這兩種途徑都蠻適合內向不善於交際的人,尤其是默默儲蓄投資。除了個人儲蓄投資之外,但凡你賺取財富的過程需要與人互動,就免不了要建立或者加入長期、良好與正向的社群網路。

從作者的觀察研究當中發現,富人很注重人脈,他們會靠近那些正向、有行動力、有好奇心、能夠互相支持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會讓你不知不覺也跟著變好。當你的事業需要幫助時,能夠提供實質幫助或者建議的人也會更多,別人某一天也需要你的幫忙,這是正向循環的人際網路,互相拉抬壯大。

如果你身邊的人都是一些整天抱怨,怪社會怪公司、嘲笑你夢想的目標、給你一堆他們自己也辦不到的建議、認為富人都是貪婪自私掠奪才變有錢,在這樣的社群裡面,你如何告訴自己,你能成長並且變得富有?

你身處的社群會形塑你的心態,也會影響你能走多遠。

富人們知道,一群人才走得遠,互相支持幫助的人際關係能夠讓自己的眼界更加開闊,有這樣心態的人也有更廣闊的胸懷,他們更樂於回饋社群。

健康的身心是最大的財富

書中引述查理.蒙格的一句話:「想要成功最大的關鍵就是做好兩件事,一個是『活得夠久』,另一個是『不做蠢事』」。活得久,你才能看得到複利效應;想要活得久,就要保持健康,健康的不僅止於身體,還包括心理。

富人們不是只顧著賺錢,他們注重自己的飲食和睡眠,會規律運動,會定期健康檢查,因為他們都知道,再多錢都換不到健康;他們同時也保持心情愉悅快樂,並不是說他們因為有錢所以遇不到挫折和失敗,而是他們會去學習調整自己心情的方法,不讓自己一直沉浸在失落、悲傷或憤怒等負面的情緒,有這種情緒的人應該也沒辦法做長期且正向的堅持。

書中提到一個我很喜歡的方法:感恩

以前我認為感恩是一種陳腔濫調,或者是一首歌(?),但是經過本書解釋感恩為何重要及如何表達感恩、對什麼事情表達感恩之後,我發現這真是一個讓心情快樂的方法。因為當你看見自己擁有什麼,並且感謝你所擁有的事物,你會繼續查看「還有什麼是好的」,而不是只盯著「還缺什麼」;那些你覺得理所當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其他人的眼中可能是一種上天的恩賜。例如:「感謝爸媽生給我一個健康的身體」、「我的家庭生活和諧融洽真的太幸運了」。

結論

我們來歸納一下上面所談的,《習慣致富》雖然一本談論習慣的書,但本質上是要從培養正確的心態開始做起,我們討論了以下這幾點:

  1. 思想 / 心態(個人的核心和內在模型)
  2. 熱情、專注、堅持(行動層面的動力來源)
  3. 風險意識與行動(面對外部世界的態度)
  4. 正向的人際網路(最大的槓桿)
  5. 健康、快樂與感恩(富足的根本)

所有具有複利效應的事物都需要時間累積,習慣、知識、人脈和財富。你一定聽過許多一夜暴富的故事,那麼你聽過許多一夜暴富的人後來守不住錢財,最後還是回歸原點的故事嗎?因為他們不具有守成、繼續擴大財富的知識與眼界,這也是需要靠時間累積。

書中提到,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杯子,如果杯子很小但是財富很多,它就會溢出來,而你會失去那些財富,所以你應該讓自己成長為更大的杯子才能盛裝更多的財富。不斷學習並且提升自己,改變心態就能吸引更多的財富。

這篇文章寫在 2025/04/08,就在昨天,全球股市都陷入股災,台股創下許多紀錄,史上最大跌點 2000 多點,一千多檔股票跌停,開盤即收盤,因為一開盤就跌停鎖死直到收盤。我從網路上看到一句話剛好呼應書裡的這一段:「憑運氣賺來的,最後會靠實力輸回去,甚至倒賠」。